前陣子有人送了桶「100%新鮮蔬果脆片」,同事打開來覺得很好吃,因此拿到我們部門給我們吃。隨手挑了兩片喜歡的蔬果片,習慣性翻看營養成分表,看到上面寫著每100公克452大卡,便順便提醒同事這東西熱量比牛肉乾還高,不要吃太多呀。同事聽了後,馬上反問我「為什麼100%蔬果乾熱量會這麼高?」….相信,這也是許多人心裡頭的疑問,好奇著為什麼看似新鮮的蔬果製品,熱量卻如此地高。
◎蔬果加工知多少!
大家都知道新鮮的食物放在室溫下很容易因細菌、真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導致食物腐敗,為了避免微生物的生長、延長食物的保存,因而發展出很多食物加工方法。常見的食品加工包括傳統的晒乾、煙燻,現代常用的真空、輻射或添加防腐劑,及在蔬果加工上常看到的油炸、油漬、糖漬和鹽漬。
油炸可賦予蔬果酥脆的口感(僅烘乾而未經油炸者吃起來會是軟趴趴的),油漬可隔離空氣,減少微生物的繁殖;而以糖、鹽來醃製食物(鹽漬、糖漬)則可減少食物的含水量,進而達到抑制微生物繁殖的目的。故除了上篇中所介紹的「油」以外,「糖」和「鹽」也是兩種蔬果加工中常見的陷阱。
不可不知的陷阱2:糖~認識水果加工的常見熱量陷阱!
在談這個話題前,先讓我們來看張照片。從下列圖片中我們會發現到不管是哪種水果乾,除了水果本身外,都額外添加了"糖類",而就是因為這個額外的"加料",讓原本每100公克僅有40~50大卡的水果爆增到300大卡以上,硬比原本新鮮的熱量高出了好幾倍。
◎破解水果加工的高熱量密碼!
很多人會為這個答案感到訝異,因為這些加工水果吃起來並沒有很甜,不像是加了很多糖。事實上,水果加工方法有很多,從加水打成果汁,到做成罐頭、醃製成水果乾、做成果醬等,基本上幾乎都會額外添加糖,只是量多量少而已。而其中以水果乾(蜜餞)或水果脆片類熱量最高,因為它們除了用的糖量相當多以外,其加工過程因經過脫水乾燥,故每100公克成品中水份含量遠較新鮮水果低(註:新鮮水果中水分約佔八到九成),這意味著同樣是100公克重,但水果乾和水果脆片非水的成分較多,因此等重的情況下,其熱量硬是比新鮮水果高出6~9倍左右。至於,吃起來並不會很甜,主要是因為水果本身多半帶有酸味,故會削弱甜味(就像檸檬即使加了很多糖也不會覺得甜,嚐起來還是酸酸的>_<),此外,一般會用來加工的水果多半是比較"青"(不熟)或"較不甜的水果",因此儘管加了很多糖,但吃起來卻不會太甜。
為了讓大家更了解,這裡我們先來簡單看一下水果是如何加工醃製而成的。水果醃製基本上可分為三大步驟:殺青、洗淨晒乾、醃製。所謂的殺青就是灑上鹽搓到出水,目的是吐苦水,之後一般會將鹽水洗掉,將水果瀝乾或曬乾,之後再進行醃製。在醃製時,基本上是一層糖水、一層水果,層層相疊,故會用到大量的糖。我上網找了些水果醃製食譜,從下列食譜我們可發現糖使用的量相當高,佔了三分之一以上,以每公克糖含有 4大卡的熱量來計算,無怪乎成品熱量會如此高。
水果加工醃製食譜~ [楊桃乾]800公克楊桃 300公克糖 15公克鹽 [紫蘇梅]青梅6公斤 鹽半公斤 糖2公斤 紫蘇葉250公克 |
◎圖解水果經加工後對熱量及營養的影響
下圖是Stella所整理的常見水果加工示意圖,依據成品不同,有的加了糖、有的用了大量的鹽,就是因為這些額外的"加料"影響了成品的熱量高低、營養價值,及對健康的衝擊。
以鳳梨為例,當做成果汁或罐頭時因成品內含大量水分,且額外的"加料(糖)"用得較少,故每100公克成品的熱量低於100大卡。做成醬鳳梨時因用鹽、糖、豆粕等混合醃料來醃製(三者比例為1:1:1),糖並非主要的添加物,其用量不多,故熱量並不高,但因使用了大量的鹽,故含鈉量很高,每100公克含2925毫克鈉。若加工成或鳳梨乾(或稱蜜餞)因為基本上是用一層糖一層水果的方式來處理的,故用糖量很多,每100公克熱量超過了300大卡。加工製成鳳梨脆片時,則因經大量的"油"(使成品酥脆口感好),和糖處理,故熱量最高。為了方便大家了解其差異,Stella亦匯整了表格供給大家參考。
表:不同加工方法的鳳梨熱量及三大營養成分表(單位:每100公克)
名稱 | 熱量 | 醣類 | 蛋白質 | 脂肪 | 水分 |
(新鮮)鳳梨 | 46 | 11.6 | 0.9 | 0.2 | 87 |
鳳梨汁 | 43 | 11.3 | 0.3 | 0.2 | 88 |
鳳梨罐頭 | 75 | 20.2 | 0.4 | 0.1 | 79 |
醃漬(醬)鳳梨 | 105 | 14.2 | 4.4 | 4.7 | 69 |
鳳梨(乾)蜜餞 | 326 | 88.6 | 0.2 | 0.8 | 10 |
鳳梨果醬 | 222.1 | 53.9 | 0.5 | 0.5 | - |
鳳梨脆片 | 458 | 76 | 7 | 14 | - |
註:上表前五項食物營養成分資料取自衛生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;最後兩項資料則來自廠商產品上的營養成分表。
從上述資料,我們可以發現,同樣是水果加工製品,熱量排行
(由低到高)分別為:新鮮水果/果汁>罐頭水果>(鹹)醃製水果>用糖醃製>用油加工(如酥脆的水果脆片)。所以,想減肥與在意體重維持者,若要吃加工水果時就要留意選擇了。
不可不知的陷阱3:鹽等額外食品添加物~認識加工蔬果的健康陷阱!
水果加工後不僅會影響熱量,因加工會對營養造成影響,而加工過程中所添加的物質還可能對健康造成衝擊,故基本上還是建議吃新鮮的最好。以果汁為例,雖然熱量和新鮮水果差不多,但吃一顆新鮮的水,我們可以攝取到水果中的水分、(果)糖、纖維、維生素礦物質及各種植物性營養素,但當榨成汁時,纖維丟棄了,維生素和礦物質可能在加工過程中有所流失,故只吃到糖水+部分的水果中的營養素。此外,在加工過程,常會有很多額外的"加料",而很多資料也顯示這類食品添加物量若多會造成身體的負擔。
u 糖、鹽、油是三個加工過程常見的添加物,吃多了容易有血糖高、血壓高和血脂高的問題。
u 為了讓成品外觀好看,香味濃郁,有時還會額外添加漂白劑(如亞硫酸鈉或二氧化硫)、人工色素(如紅色色素、黃色4號/5號等),或是人工香料,這些額外的添加物吃過多會造成身體負擔。
u 為了降低熱量,有時會使用人工甘味劑(代糖),如糖精、阿斯巴甜、蔗糖素、環己基環醯氨酸鈉等,其中糖精已證實不利身體健康,而部分其他代糖也有些爭議。
u 為了延長保存期限,或讓含水量較高的成品避免微生物的繁殖,會額外添加防腐劑(如苯甲酸)。
故有健康困惱者在挑選水果加工品時,除了熱量外,宜注意其他添加物,基本上,有高血糖問題或糖尿病患者最好以新鮮水果為主,不要挑選加工水果吃;高血壓患者需留意鹽漬或醃製的製品,以避免攝取過多的鈉;高血脂症者不要挑選蔬果脆片,因為有使用不少油脂;兒童避免選擇有添加人工色素的加工品,因研究顯示這類人工色素與兒童過動有關聯;肝腎不好者,則是額外的食品添加物是能少就少,以減少對身體的負擔;免疫力差者則宜避免選擇水果乾、水果脆片、果醬等糖分高或還有額外使用油脂加工的產品,因為過量的油糖會抑制身體免疫系統。
相關參考資料
有關新鮮水果熱量高低請參考部落格文章:高熱量水果排行榜(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stella-health/article?mid=193&prev=249&next=151&l=f&fid=18 )
有關營養成分標示表的閱讀與解讀方式,可參考下面部落格文章:
如何看懂營養成分標示表3~解讀食物營養與健康的關係(上) (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stella-health/article?mid=1287&prev=1305&next=1270&l=f&fid=18 )
如何看懂營養成分標示表4~解讀食物營養與健康的關係(下)
(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stella-health/article?mid=1305&prev=1439&next=1287&l=f&fid=18 )